详细介绍:
联系电话 18853625831
眉山地埋式废水处理设备
A/O法也称缺氧法,是1973年由Barnard在Ludzack-Ettynger工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生物处理工艺。A指的是缺氧、厌氧,O指的是氧化。
该眉山地埋式废水处理设备
工艺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联而成,作用是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脱氮效果。AO又称前置反硝化,其最显著的工艺特征是将脱氮池设置在除氮过程的前部,先将废水引入缺氧池,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N2,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然后进入后续的好氧池,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物反应,O段后设沉淀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A段,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时,还将O段内混合液回流至A段,以保证A段有足够的硝酸盐。
A/O法采用了不同的前置反硝化工艺,可充分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促进反硝化的进行,而且可回收一部分硝化所需的碱度(硝化1克NH3-N需7.14克CaCO3碱度,反硝化l克NH3-N需4.57克CaCO3碱度)和一部分硝化所需要的氧量(氧化1克NH3-N需氧4.57克,反硝化1克NO3-N产氧2.86克),因此该法被视为一种节能型的工艺广泛应用于脱氮系统中,现在流行的各种生物脱氮工艺均是以该理论为基础。
如图,为A/O法工艺流程,其中:①格栅井的作用是将污水中较大颗粒的固体杂质去除;②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使污水能够比较均匀地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并减小后续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③缺氧池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以及吸附絮凝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通过回流硝化液,缺氧池中污水发生反硝化反应,含氮污染物转化成氮气,有效降低氮污染;④好氧池(接触氧化池)的作用是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大量好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曝气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污水中的氨氮及有机氮化合物被氧化成硝酸盐(硝化反应),与缺氧池中的反硝化形成硝化-反硝化系统,避免了污泥在沉淀池产生大量浮渣;⑤沉淀池的作用是进行固液分离,清液流入消毒清水池;⑥消毒池的作用是通过消毒剂杀灭出水中的游离细菌;⑦污泥消化池的作用是将沉淀池来的污泥进行好氧消化,减少污泥量并使之转化为熟污泥。经好氧处理后的熟污泥经泵输送至位于地表的贮泥池,便于环卫车外运。
A/O法的特点是:容积负荷高,CODcr、BOD5、N、P去除率高,出水水质比较稳定;产泥量少,不发生污泥膨胀;由于充氧是在填料下直接曝气,气泡通过填料再次破裂提高了充氧效率,故其动力消耗要比活性污泥法小;操作简便、检修维护容易。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被大量采用。
A/O工艺成熟稳定、可行有效,出水完全能够达标排放,在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