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三门峡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技术可在污泥浓缩、调理和脱水等实现污泥减量化的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根据污泥处置要求和相应的泥质标准,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1)污泥处理可供选择的方案大致有:
① 生污泥→湿污泥池→最终处置
② 生污泥→浓缩→自然干化→堆肥(好氧发酵)→最终处置
③ 生污泥→浓缩→消化→最终处置
④ 生污泥→浓缩→消化→干化→最终处置
⑤ 生污泥→浓缩→消化→机械脱水→最终处置(对于延时曝气法,由于其污泥泥龄较长,可不进行消化处理)
⑥ 生污泥→浓缩→机械脱水→最终处置
⑦ 生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干燥焚烧→最终处置
三门峡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技术
污泥处理方案选择时,应根据污泥的性质与数量、资金情况与运行管理费用、环境保护要求及有关法律与法规、城市农业发展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选定。
(2)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
● 当污泥以园林绿化、农业利用为处置方式时,鼓励采用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堆肥)等方式处理污泥。
● 当污泥以填埋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石灰稳定等方式处理污泥,也可添加粉煤灰和陈化垃圾对污泥进行改性。
● 当污泥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为处置方式时,可采用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等处理方式。
(3)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水平保护环境的角度推荐: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和污泥好氧发酵为污泥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处理处置前采用浓缩、脱水等预处理方式。
● 对于实际污水处理规模大于5万m3/d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其产生的污泥宜通过中温厌氧消化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同时进行沼气综合利用。
● 对于园林和绿地等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型城市的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可考虑采用污泥好氧发酵技术处理污泥,并采用土地利用方式消纳污泥。厂址远离环境敏感点和敏感区域时,宜选用条垛式好氧发酵工艺;厂址附近有环境敏感点和敏感区域时,可选用封闭发酵槽式(池)好氧发酵工艺。
3.12.3.2 污泥处置技术
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
三门峡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技术
污泥处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综合利用等。
(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
● 鼓励符合标准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当污泥用于园林绿化时,泥质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的规定和有关标准要求;当污泥用于盐碱地、沙化地和废弃矿场等土地改良时,泥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泥质》(CJ/T 291)的规定;当污泥农用时,污泥必须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农用标准和规定。
●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广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污泥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是指污泥的无机化处理,用于制作水泥添加料、制砖、制轻质骨料和路基材料等。污泥建筑材料利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严格防范在生产和使用中造成二次污染。
● 不具备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条件的污泥,可采用填埋处置。国家将逐步限制未经无机化处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污泥填埋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的规定。
也就是说,污泥的最终处置应首先考虑用于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综合利用,最后考虑采用卫生填埋方式。
(2)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推荐污泥土地利用和污泥干化焚烧为污泥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对于大中型城市且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或部分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可采用污泥干化焚烧组合工艺处置污泥。应充分利用焚烧污泥产生的热量和附近稳定经济的热源干化污泥。污泥干化焚烧厂的选址应采取就近原则,避免远距离输送。污泥干化技术应和焚烧以及余热利用相结合,不鼓励对污泥进行单独热干化。
3.12.4 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1)污泥预处理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系统包括收集系统、浓缩系统、消化系统、脱水系统、存储与输送系统、计量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等。
机械脱水适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
间歇式重力浓缩适用于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连续式重力浓缩适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
有脱氮除磷要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宜采用机械浓缩。
对采用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污泥,宜采用浓缩脱水一体机等设备进行处理。
(2)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可采取中温厌氧消化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同时进行沼气综合利用。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包括污泥预处理系统、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沼气综合利用及净化系统、污染物控制系统。
通常情况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工程投资占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30%。厌氧消化直接运行成本约为0.05~0.10元/吨污水(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考虑沼气发电回收电量后,采用厌氧消化可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20%~30%的电耗。
(3)污泥好氧发酵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污泥好氧发酵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包括前处理、好氧发酵、后处理及臭气污染控制。
在园林和绿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市的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宜选用高温好氧发酵方式集中建设污泥发酵场处理污泥。
厂址远离环境敏感点和敏感区域时,可采用条垛式好氧发酵工艺;厂址附近有环境敏感点或敏感区域时,宜采用封闭发酵槽(池)式好氧发酵工艺。
在中、小规模的条垛宜使用斗式装载机或推土机;在大规模的条垛宜使用垮式翻堆机或侧式翻堆机。
设计完整的污泥好氧发酵系统的投资为30~50万元/t(80%含水率),经营成本约为80~150元/吨脱水污泥。
(4)污泥土地利用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污泥土地利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主要是将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泥或污泥产品进行园林绿化、林地利用或土壤修复及改良等综合利用。
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考虑污泥土地利用的方式消纳污泥,处置前应进行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
污泥土地利用的成本与效益情况因污泥用途而异。利用污泥替代有机肥、常规基质和客土修复材料时,可节省相应的开支。
(5)污泥焚烧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污泥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主要包括污泥接收、贮存及给料系统,干化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回收及热源补充系统,烟气处理系统,臭气收集及处理系统,给排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电气系统和自控系统等。
在大中型城市且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或部分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可采用污泥干化焚烧技术处置污泥。
污泥焚烧以流化床焚烧炉应用最为普遍。流化床焚烧炉通常适合污泥大规模集中处置。鼓泡流化床适用于焚烧热值较低的污泥,循环式流化床适用于焚烧热值较高的污泥。
若干化和焚烧系统均采用国产设备,干化焚烧项目的投资成本为30~35万/吨脱水污泥(含水率以80%计);若全部采用进口设备,干化焚烧项目的投资成本为40~50万/吨脱水污泥(含水率以80%计)。
污泥干化焚烧的直接运行成本约为100~150元/吨脱水污泥(含水率以80%计,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