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舟山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注意事项
舟山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注意事项
舟山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注意事项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
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
(一) 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
(二) 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 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在实际运行中应根据生产条件,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以提高转换效率。
(四) 二氧化氯具有遇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的特性,可降低反应液中的二氧化氯含量,防止因反应液内二氧化氯含量超30%发生的爆炸。
3、 原料的进料量: 
通过理论计算可知: 3.67 :3.45 (溶液体积比)。
但厂家规定1:1。酸过量,主要提高氯酸钠转换率,防止未反应的氯酸钠进入出厂水污染水质。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原料进料比例,防止因进料比例不当,而导致的原料转换率低,并产生大量副产物污染水质和生产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⑴、 设备运行中的检查:
1、 操作面板数据是否正常。(温度,频率等)
2、 检查进气量是否正常,反应釜液位及反应液颜色是否正常。(保证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3、 检查计量泵声音及机温是否正常有无泄露。
4、 检查水浴液位是否正常。
5、 检查氯酸钠及盐酸罐液位是否正常。(不要低于计量泵中心线)
6、 观察出液管单流阀是否有异物及动作是否灵活。
7、 防爆塞是否正常。
8、 出液管温度是否正常。(不低于35℃)
(2) 、开机:
1、 检查水浴及反应釜内液位应在1/2处。(液位管)
2、 开启温控器使水浴温度升至设定温度。(85~88℃)
3、 排除计量泵内空气并校定计量泵(校定应以背压阀后出液量为准,同时应保持同一机器的两台泵计量泵背压一致)背压应高于进口最大压力1bar。
4、 调整动力水压力至稳定状态,使水射器稳定工作。
5、 运行计量泵,并逐步调整至所需流量。
6、 待运行稳定后调整反应釜处于最佳液位。(保证最少反应时间30分钟以上)
7、 观察反应釜液位管颜色,单流阀工作状态及出液管温度是否正常。
(3)、关机及发生器清冲:
1、停止计量泵工作。
2、打开进水阀,稀释反应釜内反应液浓度将反应釜内浓度降至安全浓度(反应釜内颜色基本无色),关闭进水阀。
3、停止水射器工作。
4、停止水浴加热。
5、将进气孔用堵死,从安全塞进水,将反应釜内注满水浸泡十分钟,后将水从排污阀排出。
6、重新进水至反应釜1/2处。(液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