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陶粒滤料滤池结构分为缓冲配水区、承托层及陶粒滤料层区、出水区。主体由滤池池体、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布气系统、承托层、滤料层、工艺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出水系统、自控系统组成。
在安装及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缓冲配水区内应根据滤池截面积大小、池形结构合理设 置反冲洗配气管道系统。
2. 缓冲配水区高度宜为1.35m~1.5m,配水区池壁应设检修人孔,池底宜设置放空集水坑(渠)。
3.出水系统可采用多槽出水或单边出水,反冲洗排水和出水槽(渠)宜分开布置。
4.风机出气管进入滤池前应设置相对滤池液面的超高,超高高度应结合滤床高度、阻力损失综合确定,曝气管超高宜为1.5m~2.0m,反冲洗进气管宜为1.8m~2.2m。
5.滤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宜选用分体式拼装滤板,并应具有合适的承载强度、水平精度和抗腐蚀性,滤板接缝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填充材料密封。
6.长柄滤头应具有防堵可拆洗功能,应保证滤料不会从滤头缝隙中流失。
7. 陶粒滤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工程中宜选用球形轻质多孔滤料。生物滤料应符合《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标准(CJ/T299-2008)。
8. 陶粒滤料粒径选取要求:硝化、碳氧化滤池宜为3mm~5mm或4mm~6mm,前置反硝化滤池宜为4mm~6mm 或6mm~9mm。当出水对SS要求较高时,最后一级滤池内的滤料粒径宜选用1.8~2.5mm。
9.曝气系统宜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也可采用穿孔管。
10. 曝气生物滤池多格并联运行时,供氧鼓风机宜采取一对一布置形式。
11. 滤池进、出水液位差应根据配水形式、滤速和滤料层水头损失确定,其差值不宜小于1.8m~2.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