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环保/环保设备 >> 其他环保分类 >>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实验
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实验放大图片

产品价格:1350   元(人民币)
上架日期:2012年9月12日
产地:巩义
发货地:巩义  (发货期:当天内发货)
供应数量:不限
最少起订:1吨
浏览量:240
  暂无相关下载
其他资料下载:

         
巩义市宇升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详细说明  
品牌:宇升产地:巩义
价格:1350人民币/吨规格:完善

简要说明: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实验混凝阶段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悬浮物由于其颗粒的粒径较大,可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胶体则由于胶粒间的静电压力、胶体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等,具有一定的

详细介绍:

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原理
混凝阶段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悬浮物由于其颗粒的粒径较大,可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胶体则由于胶粒间的静电压力、胶体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而胶体颗粒不能靠自然沉降去除。
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的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利条件下形成的絮凝体俗称矾花。使胶体脱稳和脱稳了的胶体在布朗运动下聚集或微小的絮凝体的过程为凝聚过程。微小絮凝体在流体动力作用下再互相碰撞,形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称为絮凝过程。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及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矾花的过程叫混凝。
胶体脱稳的方法,按机理分,可分为(1)向水中投加电解质,即向水中加入与胶体电荷相反的离子;(2)投加与胶体电荷相反的胶体;(3)投加高分子絮凝剂。
混凝剂剂量对混凝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混凝剂剂量指的是:在单位体积中加入的混凝剂的量。剂量的单位是。
水中胶体的浊度也会影响到混凝剂的剂量。
由于混凝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因而所需的混凝剂剂量目前无法根据计算来确定。为此,应根据原水水质和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剂量。
混凝曲线能直观反映出混凝剂剂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其中混凝曲线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第一区为低混凝剂剂量区,由于剂量低,混凝效果不佳;第二区由于混凝剂剂量增大,混凝效果明显提高;第三区,由于混凝剂剂量的增大只能稍微提高混凝效果。通常将第二区和第三区之间的混凝剂剂量成为最佳混凝剂剂量。
1968
年曾有人对混凝剂剂量和原水胶体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作了试验性的研究,当原水胶体浓度适中,悬浮物含量在100-500ug/L范围内时,随着混凝剂剂量的不断增加,可能有四个不同的区域。
P
实验仪器及用品
定时变速搅拌仪
2
浊度计
pH
试纸
3
温度计
秒表
烧杯 200ml
烧杯
1000ml7
8
量筒
1000ml
2
聚合铁铝溶液

实验步骤及记录
1
、混凝剂剂量的确定/
1)确定水样的特征,即:测定原水的温度、浊度、PH

2)量取200ml水样,放入500ml烧杯中,将装有水样的烧杯放在定时变速搅拌仪上。
3)中速搅拌(150r/min 5min烧杯水样,用移液管每次增加0.5ml1%聚合铁铝溶液,直至出现矾花。记录此时加入1%聚合铁铝溶液的剂量。
2
、确定混凝剂的最佳加入量
1)量取6200ml水样置于6500ml烧杯中,将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定时变速搅拌仪上。
2)根据混凝剂剂量的确定实验中加入的混凝剂的剂量,取其25%作为1号烧杯的加入量,其200%作为6号烧杯的加入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剂剂量相等的方法求出2—5号烧杯的混凝剂加入量。

3)充分搅拌水样(100r/min0.5min
4)测定水样的水温、浊度、pH
5)向水中加入混凝剂。
6)将加入混凝剂的水样快速搅拌(200r/min1min后,慢速搅拌(60r/min5min
7)静止15min,吸取上清液,测定其浊度,同时测定温度、pH

宇升公司主要产品: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铁喷雾干燥型聚合氯化铝白色聚合氯化铝 板框压滤型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联系人:先生 手机:15237108696  13353716986 电话:0371-55513527 传真:0371-66551221 网站:http://www.hngypac.com  http://www.hngypac.com/html/pac74.htm

 


该公司其他信息
最新供求信息 企业产品推荐

暂无产品
  在线询盘/留言 请仔细填写准确及时的联系到你!  
您的姓名:
* 预计需求数量: *
联系手机:
*  移动电话或传真:
电子邮件:
* 所在单位:
咨询内容:
*
           您要求厂家给您提供:
  • 规格,型号
  • 价格及付款条件
  • 产品目录
  • 最低订货量
  • 运送资料
  • 提供样本
  • 库存情况
  • 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