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自然界空气所固有的,与大气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
平时,大气中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是却能感受得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湿度来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如冬天,大气的相对湿度较低,我们就感觉皮肤干燥,需要在脸、手擦些滋润霜,锁住皮肤的水分;而夏天的相对湿度较高,则无需滋润霜,皮肤都不觉得干。
还有下雨/雪,这是因为地面或江海水分在太阳照射下升温,变成水蒸气随大气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被降温,水蒸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会凝聚成小水滴,变成云。当云中的液态水凝结成足够大,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天而降就会下雨或雪。
平时我们在下雨天开车,汽车前挡风玻璃会起雾。那是因为人呼出的气中带有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冷的挡风玻璃时,水蒸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就凝结成小水滴,就是雾。
在压缩空气领域,我们经常要使用露点这个概念——比相对湿度更有用的术语,用来表示压缩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露点是在一定压力下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时的温度。当空气温度和露点相等时,此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通常有“常压露点”和“压力露点”。、
(一)在压力保持不变,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空气保持水蒸气的能力。
1.当一定体积的空气,温度120OF(48.9℃),在100PSI(6.9bar)压力下相对湿度为100%时,空气含水量为0.0858g。
压力露点为=120OF(48.9℃)
2.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温,温度由120OF(48.9℃)降到80OF(26.7℃)时,相对湿度还是100%,空气含水量为0.0254g。此时会有一定量的液态水析出(有0.0694析出)。此时,压力露点也从120OF(48.9℃)降到80OF(26.7℃)。
压力露点为=80OF(26.7℃)
3.当一定体积的空气在相对湿度100%,100PSI(6.9bar)压力下,温度由40OF(4.4℃)加热上升到120OF(48.9℃)时(图3右),相对湿度从100%变成了7.1%,空气含水量0.0061g,不变,压力露点还是40OF(4.4℃)。
压力露点为=40OF(4.4℃)
因此,在一定压力下,相对湿度100%的时候,压力露点=温度值;当相对湿度不是100%的时候,压力露点≠温度值。
(二)在温度保持不变,压力的变化会影响空气保持水蒸气的能力。
一定气量的空气,温度为80OF(26.7℃)、相对湿度80%,此时压力露点不是80OF(26.7℃),当从0PSI(0bar)压力开始被压缩到132PSI压力(9.1bar),温度不变,见图4(b),相对湿度由80%上升到100%,此时压力露点就是80OF(26.7℃)。
压力露点为=80OF(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