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明(先生)

联系手机:15189358580

固定电话:89794760

企业邮箱:1120325241@qq.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智能安防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智能安防网资讯
    人民法院报:治理环评乱象,要坚持零容忍,严格责任追究
    发布者:fnmhccwy  发布时间:2015-11-22 17:54:02  访问次数:48

    治理环评乱象,要坚持零容忍,严格责任追究,才能从源头上为环境保护把好关,让环评真正成为一道“肩起黑暗的闸门”。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日前表示,环保部将配合有关部门严肃环评违法行为责任追究。他透露,环保部还将研究制订《规划环评责任追究办法》,让违法责任人付出代价。

      众所周知,环评是环保的第一层屏障。这一程序以提前介入的方式,避免了环保管理陷入“上马就是烂摊子”的窘境。但遗憾的是,本该成为环境保护闸门的环评,在现实当中却因种种原因而没能拧紧,导致各种“跑冒滴漏”,一些环评机构在从事规划环评中的违规违法现象比较普遍。

      环评制度被架空,原因不外乎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在对环保部进行专项巡视时发现,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导致未批先建、边审边建、擅自变更等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花钱办证”“花钱过关”大行其道,“红顶中介”的普遍存在正是原因之一。因此,环保部官员此次表示将对环评违法进行追责,并制定相应的追责制度,确实值得关注。

      当然,对环评违法的追责要想及早落实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一,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为环评创造公平竞争、促优逐劣的环境,培育起真正有信誉、有能力的环评机构。其二,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探寻有效对策,特别是要对环评机构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明确法律责任,予以惩戒。要强化连坐责任,除规定不论具体专家失职或是集体弄虚作假,环评机构都要付出高额罚款、列入“黑名单”、暂停环评资质等处罚外,对行贿者更应祭出重典,对犯罪嫌疑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同时,对环评机构作出行业禁入的重罚。其三,对于不能保证达标排放的项目,哪怕通过了环评也要勒令其停产整顿甚至关停,绝不心慈手软。

      治理环评乱象需用重拳。只有坚持零容忍,严格责任追究,才能确保环评这一牵涉国计民生重大课题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前瞻性,才能从源头上为环境保护把好关,让环评真正成为一道“肩起黑暗的闸门”。

免责声明:智能安防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